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节(1 / 2)





  楚夜行黑着脸,他在宴席上听到妻女先行离开的消息,也寻了一个借口告辞。贤王明显不太高兴,他只当看不见。

  要是他知道对方还存着这般龌龊的心思…

  时至今日,明儿的亲事不能再拖。

  夫妻俩想到了一声,楚夜行提起一件事来。原来是今日宴席之上,有人向他说起了一个人,那人是礼部侍郎海大人的儿子。

  那少年楚夜行刚好见过,印象还很不错。

  谁知锦城公主一听,人差点瘫倒,她被丈夫扶着坐下,好半天才缓过劲来,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显得有些嘶哑。

  “不行,那家人绝对不行!”

  楚夜行惊讶于她的反应,不过她说不行,那必是有原因的。只是他和海公子有过接触,那少年待人处事都颇为老成。

  锦城公主也不瞒他,和他说了一些当年的秘事。

  海大人不过是礼部一个小小的主事,之所以连年升迁,最后官至侍郎,皆因他舍得。他的舍不是银钱,而是美色。

  这个美色,不是别人,正是海夫人。

  海夫人貌若天仙,出身并不高。彼时的锦城公主还是君湘湘,她还曾和楚璎珞私下开过玩笑,说要是海夫人愿意出来走动,只怕京城双姝的美名就和她们没什么关系。

  后来,她无意中知道当时还是皇子的贤王看中了海夫人。海大人为了官位,居然献出自己的夫人。海夫人羞愤自尽后,海大人不出三月便另娶后妻。

  她完全有理由怀疑,是有人故意在夫君面前提到海公子的。如果明儿真嫁进海家,贤王故技重施,她光是想想都不寒而栗。

  楚夜行呆住了。

  他经商多年,虽然听过不少民间秘闻,但都没有此刻来得震惊。

  “他…我…我去杀了他!”

  锦城公主一把拉住他,“你给我冷静一点,别说你杀不了他,就是能杀了他,你也活不了。我怎么办?明儿怎么办?母亲怎么办?你一死,我们一门孤寡,还不被人欺负死。”

  “难道…什么都不做吗?”

  那些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上次掳走明儿,这次还敢打这样龌龊的主意。他便是拼了这劳什子国公爷不做,也不能让他们得逞。

  “要做的。”锦城公主悲愤不已,“万事都没有明儿重要,为今之计,我们不能想着给明儿招婿。招婿虽好,却难招到真正能护住明儿的人。”

  “你是说…”

  锦城公主点头,“没错,武安侯季元欻,无论从哪里来看,都是最适合明儿的人。”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上回季侯爷把明儿找回来时提过结亲一事。你现在去侯府一趟,亲自问问他。如果他还愿意,让他明天来提亲。”

  说完,锦城公主就把丈夫往门外推,而她自己则去了幽篁院。

  见到女儿,也顾不得绕弯子,开口就问,“明儿,季侯爷送你回来的时候,曾对娘说了一句话。她说如果你愿意,他会娶你为妻,你怎么看?”

  明语沉默,她没有什么看法。关于这件事情,她已经想透。嫁谁不是嫁,嫁他至少还是知根知底的。

  只是…

  “母亲,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嫁人后生不出两个儿子,咱们家该怎么办?”

  锦城公主一愣,此前她还真没有想过。明儿这一说,她认真细思起来。儿女都是天注定的,有人连一个儿子都生出不来,更何况是两个。是他们太过想当然,把所有的压力都加在明儿一人的身上。

  怪不得明儿对于嫁人之事毫无憧憬之心,原来都是他们的错。

  “傻孩子,对于爹娘来说,你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人能护住你一生,也不是非得要有个得力的娘家。至于国公府的爵位,你爹以前不是想过从你四叔那里过继吗?你只要告诉娘,你愿不愿嫁给他?”

  这个问题,明语是问过自己的。

  沉默了一会儿,她慢慢点头。

  反正最坏的打算,不就是守活寡吗?至少不用担心姨娘妾室给自己添堵,不用替男人养庶子庶女,没有什么不好的。

  锦城公主心下一喜,季侯爷真是个不错的男人。她相信明儿就算对他还没有男女之情,以后嫁过去自会发现他的好。

  这事宜早不宜迟,迟了就真的是害了明儿的一生。

  再说,季侯爷救过明儿两次,若是外人知道,明儿的名节已损。嫁他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明儿真嫁给他人,一旦以后走漏半点风声,明儿在婆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明语同意后,奇迹般发现自己的心如此的安定,没有一丝忐忑。她想,或许是自己第一世和他相伴多年的缘故。

  “娘,我们突然和武安侯府结亲,陛下那里真的不会多想吗?”

  锦城公主心一痛,别家的姑娘想的都是如何嫁个如意郎君,她的明儿想的却是怕自己的婚事招了别人的恨。

  “不怕,娘和爹还有你祖母会好好商议,定会找个万全的法子。”

  得到女儿的同意后,锦城公主自是立刻去见卢氏。

  卢氏听完她的话,喜忧参半。喜的是孙女终生有靠,季侯爷是个难得的男子。忧的是她舍不得孙女嫁人,孙女对于男女之事还是一团孩子气。

  “她真同意了?”

  “明儿自己答应的。”

  卢氏点头,若有所思。

  锦城公主缓缓开口,“我已做主让国公爷去探季侯爷的口风,顺便提一下二子过继之事。如果季侯爷同意,咱们早点把亲事定下来,免得那些人又打什么歪主意,迟则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