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7、猜疑(1 / 2)





  接下来的话题势不可阻的进入了自我介绍流程,薛白也算是认识了这些人。

  和他心里预期相差比较大的除了徐龙华,还有就是贺玲珑。

  这个名字听起来给薛白的印象应该是个二十来岁差不多跟他自己或者跟徐龙华一样大的姑娘,却没想到竟是那位年过三十的轻熟御姐。

  至于那个误认的小姑娘,则是6楼玩家齐安彤。

  而那个不怀好意的四十多岁的男人,是薛白当初最没在意到的7楼玩家安兴业……

  当最后一个玩家,9楼的赵俊毅介绍完自己,好巧不巧的系统提示音响了起来。

  “恭喜玩家孙观伟成功获得身份卡一张。”

  “恭喜所有玩家全部通过获得身份卡。”

  “接下来将进入正式游戏前的休息时间。各位玩家可单独行动或者多人行动。”

  “午夜12点整将正式进入第一轮催眠。”

  “祝各位游戏愉快,并成功通关。”

  ……

  当系统提示最后一位玩家孙观伟成功获得身份卡,所有人下意识的看向了大厅旁边的电子表——时间距离限定结束只剩下1分多钟而已。

  一时之间没人说话,众人神色漠然,没人知道对方心里想些什么。

  这种沉寂的气氛和系统的提示突然让薛白想到了一件事,然后他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恶意——他总算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大家都聚在这里还不是去找10楼的玩家。

  猜忌!

  如果剩下2个及以上的玩家没有确定身份,那么其中必然有至少1个是平民——这个时候大家去寻找无伤大雅。

  但如果没找到身份的玩家只剩下最后1个,那么问题就来了。

  已经拥有身份的玩家不会承认自己就是杀手,那么必然都会咬死自己平民的身份。

  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个玩家,不论是与不是,都会被强制定性为“杀手”身份——比如10楼玩家。

  既然10楼是杀手,为什么要去帮忙?

  一旦有人提出帮忙或者想去帮忙,那不是很古怪吗?

  一个平民干嘛去帮助杀手?

  除非“你”能确定10楼不是杀手或者其他人是杀手,但显然其他人是不是杀手“你”是无法确定的。

  只有10楼玩家不是杀手“你”是可以确定——因为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是杀手……

  这就是一个看似荒谬但却不能忽视的论断。

  不要说“你”只是出于好奇,出于恻隐,出于某种原因……这并不能成为解除别人对你的猜忌的借口——就像你的借口同样不能打消别人的猜忌一样……

  基于这个论断的存在,没有人敢主动提出去找找10楼的玩家。

  甚至明知道10楼玩家很可能不是杀手,却不得不选择沉默。

  因为你不能确定别人会不会用这个论断来怀疑你就是杀手……

  就算以他怀疑举证你反向举证他是杀手,但同样别人也可以再次反向证明……

  这是种类猜疑链的怪圈儿。

  虽然猜疑结果无法确定,但在这种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被真正杀手盯上或者被其他玩家怀疑的环境下,没人愿意承受这种风险——毕竟代价是只有一次的生死,而不是什么琐碎的金钱或者用品。

  就算游戏结束前死亡算不上死亡,但谁愿意把性命交到别人手里?

  更何况这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大猜疑”的环境,“你”怎么知道有些人是不是故意想漠视对方失败?

  ……

  薛白越想越觉得可怕,也许这才是整个游戏最恐怖的地方?一个寻常的天黑请闭眼游戏即便演变成真人死亡的杀人游戏也未必不能通过一两轮就玩出结果来——那最多只会死三四个人。

  但一旦所有人都陷入一种相互猜疑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中,那这场游戏就很难快速结束了……甚至有可能所有平民全军覆没……

  薛白越来越觉得系统可怕,但他心中却不由控制的生出一丝好奇……

  这样一场游戏的意义何在?

  这个系统或者说内世界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仅仅是为了无限制的制造杀戮和死亡?又或者像是某些电影里演的一样这是一场别人眼中的“宏大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