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嫁娶不须啼第154节(1 / 2)





  这才瞧见天边霞光万顷。

  裴珠福一福身:“兄长,我回去了。”吩咐丫头把一桌牛胶松油丁香珍珠都收起来,挪到她屋子中去。

  几个丫头也都立到廊下。

  阿宝笑盈盈看向裴观,裴观也笑着看向她:“瞧过了?”

  阿宝点点头,裴观又道:“我也使人打听去了,许家确是家风正,许夫人从不刻薄下人,见过她的姑子们,也都说她是和善人。”

  许夫人寡妇孀居,能见的人无非就是姑子女尼,再多的,也打听不出来了。

  “不着急,等出了孝,娘还要同许夫人走动的。”到那时再说。

  裴观知道阿宝心志坚忍,不是一句两句便能改变她的想法,点头应声:“好。”看一眼山间暮色雾气,拧起眉头,“进屋罢,露重了。”

  阿宝平日纵马都不要扶,此时听他温文软语,那点难得才有的撒娇心思,又浮上心头,伸出手去,递到他掌中。

  裴观先是诧异,心道难得,头回如此时,他还不知所措。

  但一回生,二回熟。

  将她这只绝称不上柔荑的手,攥在掌中,指尖摩挲她掌心硬茧,携手回房。

  阿宝兀自喜乐,便听裴观道:“这都快要七月末了,再有半个月就用不上扇子了。”

  再过半个月便是中秋,那扇套,阿宝还没绣完。

  自此裴珠学制墨,阿宝绣扇套,偶尔梦一回,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儿。

  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诞辰,山间寺庙便有地藏殿,阿宝亲手叠了许多元宝锡箔,供到佛前烧化,裴珠自也要为病故的父亲祈福点灯。

  一行人浩浩荡荡上山去。

  阿宝对燕草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脚离好还远呢,就别走山路了。”

  燕草安然呆在家中,一墙之隔,偶尔能听见萧思卿调琴的声音,琴音甚是寂寥。

  她干脆用棉花团了两个棉花球,夜里吹灯便塞到耳中,如此才能一夜安眠。

  戥子是打雷也能睡得着的,但半夜里听见泠泠琴声,总叫她想起些鬼怪故事:“要不是咱们这儿人气旺,就那几声,都能招鬼火来。”

  阿宝也听过裴观弹琴,自从萧思卿住在隔壁开始弹琴,裴观便不弹了。

  “我技不如人。”是不想被萧思卿从琴音中听出什么来,找了个借口。

  阿宝只当他真的弹不过姓萧的,拍着他的肩宽慰他:“不气,等过年咱们放爆竹,从小年夜放到元宵节,咱们吵不死他!”

  “尽说孩子话。”

  裴观揉揉她的脑袋,倏地想到,她要是戴个老虎帽子,定然适合得很,转头便吩咐青书:“叫针线上人,做个小儿戴的老虎帽,做的精细些。”

  青书不解:“是给堂少爷家的小少爷?”

  “不是……给少夫人的。”

  ……

  原还晓得送头面首饰发簪,如今连老虎帽都送上了。

  青书缄口不问,小心去办。

  难得上香,燕草不去,几个丫头都各自装扮,螺儿提着只篮子,里头盛满了叠好的元宝彩纸,这是自家叠的,想烧给以前的姐妹们。

  也……也烧给宁家姑娘,这个是姑娘悄悄吩咐的。

  “这个日子,街巷都要点香火莲灯赦孤魂,你多叠些罢。”

  宁家姑娘如今也是孤魂一缕了。

  螺儿提裙进庙,她既得了阿宝的吩咐,上过香后,就自找一处清净地界替姐妹们烧纸钱,点莲灯。

  寺中许多人家都在今日来给地藏菩萨烧香。挨挨捱捱,四处都是香火人烟。

  螺儿正放下篮子点香,口中念念:“姐妹们不知何处,往后清明中元年关,都少不了你们的供奉。”

  她抽帕拭泪,就听耳边有人叫她:“姐姐!”

  螺儿循声望去,看见个十来岁的绿衣小丫头,梳着双丫髻,也挎着一只篮子。

  望着螺儿的目光又惊又悲,脚尖半步,又退回去,怯声声问:“你是不是我姐姐?”

  第136章 团圆

  嫁娶不须啼

  怀愫

  螺儿本半跪着烧纸, 听见声音这才扭头,想站起来,一时间竟支不起腿。

  她手脚并用, 两手撑在土坡上挣扎着站起, 唯恐慢了一点儿身后的人便不见了。

  日头打下来,香烟尘雾绕着那绿衣小丫头, 螺儿心底颤悠悠:莫不是地藏菩萨显灵了, 今日放她回来, 好让她们姐妹见一见面。

  虽是青天白日, 可螺儿忍不住低头去看影子。